你有没有那种感觉——看着一幅画泸深通,好像闯进了熟悉的梦里?一个不说话的眼神,或是一颗刚摘下的桃子,仿佛能让你闻到初夏的温度。这就是卡罗琳·尼尔森(Caroline Nelson)的画,让人想不起具体为什么,却就是一秒被吸住。
1998年出生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卡罗琳从小就爱画画。2016年,她进入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艺术学校,但很快就感到课程缺乏系统的技法训练。两年后,她选择退学,去寻找真正能让自己扎根的艺术道路。她拜在画家亨利·温盖特门下,在弗吉尼亚麦迪逊的画室里学习波士顿学院派的传统。那是一种追求“真、美、善”的绘画理念,强调光线、形式和内在情感的统一。
2020年,她获得了纽约中央车站工作室的奖学金,接受为期一个月的素描训练,并随后跟随Joshua LaRock继续学习古典技法。之后,她又在北卡罗来纳的East Oaks Studio驻地创作两年,如今已经在北卡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她的作品不仅由纽约Arcadia Contemporary画廊代理,也被新塞勒姆美术学院博物馆收藏。对于一个95后艺术家来说,这样的进展相当惊人。
她的画题材看似简单,却都带着一种微妙的共鸣。一个年轻女孩沉默的眼神,一只摆在桌上的桃子,安静却让你心底泛起细微的涟漪。她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布古罗和阿尔玛-塔德玛的影子——古典的光影、柔和的肌理——但她并不是照搬,而是用这种传统语言表达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敏感与温柔。
她不喜欢喧闹,也不追求大场面泸深通,而是更愿意让观众在宁静的画面里,慢慢体会到一种流动的温度。水果、花瓣、皮肤上的光影,就像轻声细语,没说透,却足够让你停下来看。
她曾笑谈,自己在大学时感觉“现当代艺术教育像是少了登楼的扶手”,让她觉得没有依靠,于是才毅然选择寻找古典训练。这种叛逆,却成了她真正的自由。她要的不只是绘画技巧,更是一种能让观者共鸣的心灵语言。
如今的卡罗琳·尼尔森,依然在不断创作。2023年的个展《HALCYON》展出了她对宁静与希望的理解,她也活跃在各类艺术博览会和群展中。看她的画,总有一种时间被放慢的错觉,人物和静物都不说话,却让你在心底生出故事。
或许,这就是她的特别之处。她把古典的技法与现代的心绪揉在一起,让画面既有温度,也有当下的呼吸感。站在她的作品前,你会发现,安静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力量。
获得奖项泸深通
蓝色评论艺术奖荣誉奖
中央大工作室2020年冬季绘画训练营奖学金获得者。
荣获2017年弗吉尼亚大学艺术学院安德森画廊本科生艺术与设计展艺术基金会杰出新锐艺术家奖。
荣获阿灵顿连接组织2017年阿灵顿最佳艺术家奖。
2016年国会艺术大赛弗吉尼亚州第八区获奖作品,作品《肖恩》在美国国会大厦展出。
美国国家艺术与文学协会华盛顿特区分会艺术杰出成就证书(2015年)
来源:油画世界 (ID:ArtYouhua),转载请注明。
声明:本文所使用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等内容,仅为学习分享与学术研究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盛康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